×

中国乳业

中国乳业疑云一一解开,带大家走进这家龙头乳企的生产车间!

rydaily rydaily 发表于2020-08-03 11:04:14 浏览51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前言:

今年新冠肺炎病毒肆虐,让人闻风丧胆。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个人免疫系统就是对抗病毒入侵的“军队”。当病毒进入体内,免疫系统就会对外来异类展开围剿。如果新冠病毒量少,而个人免疫能力比较强,有可能在没有症状的情况下,就已经痊愈。

对此,专家们建议,多运动、多喝乳制品,均可以有效提高免疫力。乳制品对人体好处很多,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将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不过,与谈病毒色变随之而来的是,刚刚过去的七月,网络上一篇关于“中国乳业‘真相’”的文章,打击了人们对于国产牛奶的信心。这篇文章传递出的不和谐的,甚至说是造谣抹黑的信息,还引起了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的关注和重视,并出声明给予了严正回应。

这篇深扒中国乳业黑历史的文章,通篇无非是网络素材的堆砌和拼凑而成,将一些乳业负面新闻整合、再加工,用以描述中国乳业不堪的现状,以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结论就是:蒙牛、伊利等头部乳企联合坑苦了中国奶业和消费者。多么骇人听闻的声音!

自媒体的底线在哪里?中国乳业哪有如此不堪?可以说,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普通消费者,绝不容许有半点马虎,“黑天鹅”事件往往会引发行业出现信任危机。

为了还国产奶一个清白,让大家更深入了解企业和从奶源、生产到流通市场各个环节,伊利集团官方向所有消费者发起了“品质鉴定官”招募活动。

图摄:代亦

一,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大草原的这番夏日景色至今仍让人难忘。

进入内蒙境内,车窗外天上洁白的云彩映衬着湛蓝色的天空,地面上三五成群的牛羊马匹在草原上奔跑,多么美好的景象......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路程,小编成功抵达了内蒙古的省会呼和浩特,虽然已是第三次来到这里,但浓厚的人文气息和热情好客的内蒙人总是让人印象深刻。第二天一早便坐上了前往伊利牧场的大巴,内心充满对国产奶的担忧,驱使着大家尽快地去寻找真相。

经过不到一个小时的路程,我们到达了伊利刺勒川精品奶源基地。下车后,第一个映入眼帘的是牧场大门外显眼的位置所悬挂的一块电子屏,上面写着“安全生产无事故2235天”。这看似简单的几个数字却深深地震撼到我们,这无疑是企业责任感的一大体现。

相信大多数人对牧场的想象应该是在一片辽阔的草原上散养着很多奶牛,牛在吃草,人在挤奶不是吗?

但眼前所见这一幕却并非如此,隔着玻璃我们看到了在一个类似车间的大厂房里一只只体型健壮的奶牛整整齐齐地站在一个类似于棚舍的铁栅栏里正在挤奶。

图摄:代亦

一旁的牧场负责人介绍,这些牛都在产奶,只不过不再由人工挤奶,而是由机器全自动化替代了。

据了解,眼前这种正在挤奶作业的机器叫做并列式挤奶设备,是由瑞典的利拉伐公司进口的,可以实现挤奶全自动化,过程中全程是没有人工接触的。

设备挤奶后,顺着管道直接输送至门外的运奶车上,运奶车再将这些原奶直接运送到工厂加工,且运奶车全程是有GPS定位,可以保证运输过程的完全安全,这一整个过程中人都接触不到原奶,保证了原奶不被细菌感染。而设备区之所以有两三个穿好防护服的员工是因为在挤奶过程中牛的后蹄有可能会踢到挤奶器导致挤奶器掉落,因此他们需要通过操作重新帮奶牛装上挤奶器。

向前继续参观,来到了一个原型大转盘处,转盘中的牛和之前我们所看到的并列式挤奶设备一样正在进行全自动化的挤奶作业。

据工作人员介绍,眼前这个大转盘叫做转盘式挤奶设备,也是由瑞典的利拉伐公司所进口的,全程实现自动化挤奶,每15分钟可以完成60头奶牛的挤奶工作。在奶牛入口处还有检测设备,可以实时检测每头奶牛在上转盘前的健康状况。

二,

图摄:代亦

离开牧场后,品鉴团一行人又驱车来到了位于伊利园区的奶粉生产样板工厂和液态奶生产样板工厂。

在这里我们见证了伊利奶粉和各种产品的牛奶从加工到包装的每一条生产线和每一个生产细节。

首先是奶粉的加工车间,进入加工车间的大厅第一个见到就是质检部门。透过玻璃我们能看见工作人员正在各种仪器下忙碌的工作着。

作为质量的把关的第一线,从原料的选取到原料的检测他们层层把关,单伊利的企业内控线检测就多达1003项,严于国家标准。而这也确保了每一滴进入工厂的原奶都是最高品质、最安全的。

往前走就是正在生产奶粉的车间。和之前的牧场一样,这个车间流水线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自动化,整条生产线上的流水十分通畅。

随后,一行人来到了奶粉的罐装车间,在这里我们看到一罐罐奶粉从流水线上出来被打包封盖。确实,奶粉安全,关乎着中国下一代人的希望。

奶粉工厂参观结束后,我们又参观了伊利的液态奶生产线。在这里又再一次的见证了伊利流水线的先进之处。

金典、安慕希、优酸乳,当一个个我们熟悉的伊利品牌从流畅的生产线上快速划过之时,品鉴团的同行人们再次见证了伊利全自动化的生产流水线。

最让大家惊艳的是,在最后分装环节的全自动机械臂。据工作人员介绍,一个机械臂能成功替代60个工人的工作量,从包装到码垛一个机械臂能支持4条生产线,完成了全自动化管理的最终闭环!

图摄:代亦

三,参观完牧场,奶源基地,奶粉和液态奶工厂等地,是时候坐下来和伊利高管们来一场深度交流了!

在集团总部会客厅,伊利执行总裁张剑秋百忙之中现身,他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后,也和大家进行了半个多小时的推心置腹的交谈。在一番寒暄后,张剑秋开口第一句话就说到:“这么多年来,伊利人的信条就一句话,从来没有变过,那就是伊利的品质。”

在产品标准方面,张剑秋就介绍称,在检测过程中,伊利设立了质量管控“三条线”,即在国标线的基础上,伊利提升了50%的标准,制定了企标线;在企标线的基础上,又提升了20%的标准,制定了内控线。企标线严于国标线,内控线严于企标线,进一步提升了企业自身食品安全的风险管控能力。

再谈谈这次争议事件的几大关键要点:

一、乳业国标与伊利生鲜乳的标准

自媒体一文中提到,当年蒙牛伊利合伙,影响了国内牛奶国家标准的修订,将蛋白质含量由旧国标的不低于2.95克/100毫升降低到了2.8克/100毫升。菌落不高于200万CFU/ml,一下子比旧国标提高了150万,远低于美国和欧盟标准,最终导致国人不得不喝劣质奶。

当年的新国标修订,确实引发了很多争议,也不乏行业人士炮轰,但事实并非标准数字变化体现的如此简单。

(一)乳业标准的制定,是啥情况?

各个行业标准都有着严格的制定流程,具体到食品安全标准,相关《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了制定行业标准的8个流程。

2011年,卫生部的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提到:乳业国标的制定严格遵守了相关的流程规定,只是在前期流程中调研、咨询了三元、光明、蒙牛、伊利、雅培、美赞臣、达能、湖南亚华等乳企的意见。这个名单中既包含了国内主要乳企,也包括几家外资乳企。而且,从最关键的审评阶段开始,所有企业是不允许参与的。

不仅是食品行业,任何一项国家标准的制定,相关部门都会调研来自各方企业的意见,这其中不仅有大企业,也有小企业。

(二)中国国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生鲜乳,指标对比:

除了欧盟外,其他国家没有对蛋白质进行要求,但我国标准中规定了蛋白质要求。此外,菌落总数日本标准为400万cfu/ml。实际上,标准并不是评价乳制品好坏的依据。

(三)伊利生鲜乳质量的实际情况

市场竞争下,企业为了追求更好的品质,往往会对生鲜乳有着自己更高的要求。以伊利为例:2010年伊利集团生鲜平均乳蛋白质是3.07g/100g,从2010年开始,通过推进“七个100%”、“三个全面升级”,生鲜乳蛋白质实现连续10年增长,2020年1到6月份的平均值为3.28g/100g。2010年,伊利集团生鲜乳的菌落总数平均值为21.87万/ml,10年来也是逐年递减,2020年1到6月的平均值为1.77万/ml。

据介绍,伊利通过政策引导及奖励拉动,全面推进牛群品质、饲草料质量和养殖技术的全面提升。

总结来说,伊利生鲜乳的指标2010年就比国标好得多,而且越来越好。实际上,乳业国标是国家对生鲜乳要求的最低线,结合市场经济和企业自身状况,提高标准而非降低标准才是对大企业有利的。

二、伊利产品和国外产品的质量对比

(一)生鲜乳与欧盟的对比

蛋白质方面,2015年伊利生鲜乳的蛋白质平均含量为3.18,2020年上半年为3.28,欧盟标准为2.9;

微生物(菌落总数)水平,2015年伊利为4.45万,2020年上半年为1.77万,欧盟标准为≤10万;

其他诸如脂肪含量、体细胞等指标,2015年至今,伊利的情况均高于国家标准,而且符合欧盟标准。

2015年至今,伊利生乳蛋白质、脂肪、菌落总数、体细胞均高于国家标准,符合欧盟标准。

(二)伊利灭菌乳产品与国内外其他品牌的对比

以纯牛奶蛋白质含量为例,伊利纯牛奶为3.2g、金典纯牛奶为3.6g、金典有机纯牛奶和金典娟珊纯牛奶均为3.8g。

相比之下,在中国市场上常见的几款国外品牌纯牛奶,蛋白质含量最高不超过3.8g,绝大部分产品在3.3g-3.5g之间。

可以说,伊利产品的蛋白质含量比国标高许多,同时优于绝大部分国外同类产品。

三、整合全球优质奶源资源

从伊利的牧场选择到科学严谨的管理,伊利实现了在奶源建设上的升级,保证了原奶的品质。

牧场建设方面,伊利在亚洲、欧洲、大洋洲、美洲等地积极整合全球优质奶源资源;同时,持续加强奶源建设的国际合作力度,大力探索奶业发展新模式、新路径,为全球奶业的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截至目前,伊利的所有原料奶合作供应商已经全部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养殖。

在产业链扶持方面,伊利探索了“四个联结”机制——技术联结、金融联结、产业联结、风险联结,有效解决农牧民面临的实际困难。此外,伊利还通过嵌入式服务、SOP管理、智能管控等途径,加强奶源建设,带动500万养殖从业者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2014年至今,伊利在全国范围内发放奶款超过了1277亿元。伊利合作牧场的奶牛日单产水平整体提升了近7公斤。截至2020年6月30日,伊利累计为6768户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金融扶持,累计融资金额为560.38亿元。

四、产品品质如何管控?

在经历了连续4年的奶价下行周期之后,中国乳制品行业脆弱且艰难,特别是中国奶业本身就存在先天不足,生产成本和土地成本等都高于国外,因此还要对抗进口的冲击,更需要各方的支持和爱护,而不是抹黑和利用。

“快消乱谈”公号在其文章中指出,在这次疫情期间,国内的消费一度暂停,各大乳企的产品在货架上摆到过期,但伊利、蒙牛、光明等大乳企顶住压力保证收奶,日喷粉万吨,把损失消化在自己身上,才让中国原奶产业没有受到太多疫情的冲击,中国奶牛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曾公开表扬大乳企在疫情中的负责表现。

在产品和乳品原料质量控制方面,伊利一直执行严于国家标准的世界一流、极为严苛的原材料质量控制标准,不仅增加了众多质量控制指标,而且对每项指标设定了极为严格的限量值。以生鲜牛乳质量控制的部分指标为例,伊利比国家标准多增设了5个卫生指标,同时对多项指标根据夏季和冬季作了明确规定,明显高于国家统一标准要求。

在检测过程中,伊利还设立了质量管控“三条线”,即在国标线的基础上,伊利提升了50%的标准,制定了企标线;在企标线的基础上,又提升了20%的标准,制定了内控线。企标线严于国标线,内控线严于企标线,进一步提升了企业自身食品安全的风险管控能力。

基于全链条食品安全风险管控, 对标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设立了严苛的内部食品安全指标控制标准,在业内首创阶梯式“质量管控三条线”,严格把控食品安全。

五、疫情来了,咋应对产业链上游冲击?

这次疫情,对上游牧场的影响首当其冲,物流中断、物资缺乏、资金紧张、技术薄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牧场的正常运营,危及到了产业链根基。面对这种情况,伊利从各个方面对牧场进行帮扶,携手共渡难关。

首先,解决物资短缺:面临突发疫情,牧场防护物资极度缺乏,伊利利用全球产业链优势紧急调动全球资源为牧场提供10万余个口罩、2万余套防护服、20多吨消毒液等防控物资。

其次,疏通物流梗阻:疫情初期,因为防控需要很多地方实行交通管制,牧场存在“鲜奶运不出去,物资购不进来”的问题。伊利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牧场办理绿色通行证,帮助他们解决物流难题。

再者,开通融资渠道:为帮助牧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伊利开通融资绿色渠道,持续开展融资支持,在不到50天时间,就为上游牧场融资6.7亿元,预计全年的融资额度将突破50亿元。

最后,提供技术支持:为帮助牧场解决技术难题,伊利还采取以“远程服务为主,现场服务为辅”的模式,为牧场提供技术服务。在一个多月里,伊利通过网络直播等“远程服务”为200多家牧场纾难解困。

六、全球布局“全景图”

这些年,伊利加快了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在欧洲进行科研创新,在新西兰开拓了优质奶源,在东南亚等努力拓展国际市场……

小编获悉,伊利初步实现了覆盖亚洲、大洋洲、欧洲和美洲的全球资源网络、全球研发网络和全球市场网络布局。随着全球布局越来越完善,伊利有信心为全球消费者提供品质更好的健康产品。

从2003年开始,伊利走遍全国,采集母乳样本。在大量母乳营养成分数据的支持下,通过对母乳中的脂类、碳水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核苷酸、微生物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伊利取得了五项核心配方专利,并将这些专利发明成功应用到金领冠系列产品中。此外,伊利还入局羊奶粉市场,发布了第一款羊奶粉——金领冠悠滋小羊。至此,伊利凭借对中国母乳研究的基础,实现了有机奶粉、羊奶粉两大关键品类的国产品牌布局。